2019年12月17日下午,龙泉驿区教科院语文教研员谭红、数学教研员邵玮、音乐教研员王大东、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刘惠香、综合实践教研员杨晓文一行5人来到龙泉实验小学,对学校进行综合视导,实验小学的全体行政共同参与了本次综合视导。今年教科院的综合视导着力点是看三性教育在学校课堂的长叶开花,主要是从教师行为的备课反思、课堂常规、课堂改革、作业辅导和学校管理行为的课堂改革、主题教研、质量分析、资源使用、管理常规进行专业和科学地指导,促进学校三性课堂大实践系统深入地推进。
谭红在视导前,对本次视导的内容和流程进行了说明,并强调了本次视导的目的是促进学校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和聚焦课堂进行改革;回应了区域教育改革的热点“三性教育大实践”,突出全面育人;促进学校反思改进管理过程;促进学校建立质量保障机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视导的第一环节,教科院的老师们听取了副校长陈祖惠对学校三性课堂大实践的工作汇报《龙行未来 凤仪人生》,她从“深化学校顶层设计,打造学校新样态;深度践行三性教育,追求多元新课堂;扎实推进主题教研 ,营造科研新生态;精准靶向质量分析,追求绿色全质量;夯实三性动力系统, 实现三性新高度;精细落实教学常规 ,坚守创新相宜章。”六个方面进行了详实地阐述。教科院的老师们与学校进行了对话交流,全面了解了学校基于顶层设计理念下的“龙行凤仪”课程的构建、实施和多元课堂大实践的教改亮点和成效。
视导的第二环节,视导组分五个小组开展了印证性检查。 谭红负责教学常规;邵玮负责质量分析;刘惠香负责主题教研,访谈教研组长和学科教师杨晓文负责备课反思、作业辅导和资源运用王大东负责全校巡课和听课,考查学校的课堂常规和课堂改革。整个视导过程,每个版块的老师们都认真查阅资料,发现和记录学校三性课堂大实践的成功经验,并从细微处提出了中肯的改进建议,有效地指导了学校的课堂改革和教学管理。
视导的第三个环节,在分组合议的基础上,每个组老师进行视导情况反馈。谭红认为学校的教学常规有“四全”——全员参与,体现教学为中心;全面管理,体现在各个层面;全程管理,体现在各个时段和教学的各个环节;全心教学,体现在细致关注每个学生、每个教师的成长。邵伟充分肯定了老师们质量分析抓两最,感人性。老师们注意抓最近发展者和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老师的眼里,每个孩子都是会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刘惠香认为学校的主题教研突出了“真、重、多”,每个选题突出了真问题,重指导、重过程、重梳理、重成果,研究的主题多、资料多、形式多、成果多。杨晓文认为印证资料充分体现了老师们备课反思、作业辅导、资源使用真实、扎实、实在,接地气,较好地展示实验小学凤仪有礼、激情向上的精神。王大东认为课堂常规有序,11节体育课井然有序,功能室、数学、语文、音体美课,学生很乖,老师敬业,课堂改革“三课四学”呈现好,理念做支撑,有行为的改变。
最后谭红组长做了总结性发言,她用四个“合”字来高度评价了实验小学的三性课堂大实践。大融合——立足三性教育,多元课堂大融合,学校焕发了生命力;紧契合——学校的多元课堂四环节模式和区域的四学环节契合,三课四学有生长;巧整合——人工智能的学科融合和跨学科整合;深聚合——教学质量关注学生发展、教师成长、课堂变革。学校的三性课堂大实践细微处改变,经得起放大镜的检验。最后也对教师教学反思、发展主题教研、质量监测分析与运用、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建议。
校长孙超认真听取了教科院老师们的综合视导评价意见,对教科院老师细致地指导表示衷心地感谢,表示将继续深入推进多元课堂改革,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元教育联盟,为每个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着力于培植凤仪名师,三性课堂的名师,让多元课堂激扬每个孩子的生命。
此次改革后的教科院综合视导,较全面、细致、深入地诊断出学校教师行为和课堂改革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对学校更好地深入推进“三性课堂大实践”,进一步推进各校教学改革工作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我们相信在教科院的专业引领下,实验小学的多元课堂步子会迈得更稳更快,三性教育会花开凤仪,成就每一位学生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