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2019年12月2日,龙泉驿区教育局在龙泉五小举行了劳动教育研讨会,对区域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和今后工作进行探讨交流。该区33所学校的老师们以“精彩5分钟”为题进行交流发言,各具特色的“家校共育劳动教育”“学校农耕园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劳动教育进社区”引起现场热烈的掌声。
龙泉驿区教育局副局长张英武在研讨会提出了建议。他强调“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学校当积极作为,责无旁贷。”
基础:让劳动教育真正开展起来
龙泉驿区教育局一直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在全区中小学校全面推进劳动教育深化落实。
11月,教育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并确立了区级课题《区域推进劳动教育的策略与途径研究》,从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将劳动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实践体验为主方向,将劳动教育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主阵地,合力实施劳动育人,发挥评价导向机制,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构建了区域中小学校劳动教育体系。
区域各学校利用校园内资源,开展以“种(养)好一亩三分地、学好一门劳动技术课、实施一张校园服务作业表、开展一场劳动分享会、组织一期手工劳技展演、建立一支劳动志愿服务队、参加一次劳动社会实践”等劳动教育“七个一”活动,以“画”劳动、“唱”劳动、“写”劳动、“演”劳动、“算”劳动等主题实践活动,将劳动教育融入生活,提高核心素养。
各个学位还开设了垃圾分类、堆肥制作、生态种植、药香皂制作、中药药囊制作、艾灸保健、药酒炮制、校园卫生岗、手工制作、家政烹饪等社团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管理,主动参与,主动发展。通过调查、访问、种养植、志愿服务等劳动活动,积极构建了劳动教育实践体系,增强了学生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劳动安全教育,提高了劳动教育实效。
创新:构建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青龙湖小学依托校内种养植场和青龙湖生态公园开设了劳动教育,形成了《青龙湖畔我的家》《小铁环大世界》《亲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创意大自然》校本课程;茶店小学根据山区学校地理特点,形成了中草药种养植、中草药生活品开发的《药香绵绵》校本课程;洪安小学建设校内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基地,形成了《循乐童年主体课程》《绿色节日活动课程》《生态家园小主人课程》校本课程;龙泉五小建立了灵淑生活馆、创客体验馆,形成了分男女性别的校本课程《灵淑课程》《创客课程》;
经实小依托校园活动,形成《开美劳育》《劳动小标兵——卫生人人有岗》校本劳育课程。洛带小学传承客家文化,形成了《客家淳风 德蕴快乐》《客家雅韵智启幸福》校本课程。龙泉三小结合学校“三力”学堂,创新开展“七彩劳动”,根据学生年龄形成了一至六年级的“筷子、被子、扣子、帕子、盘子”《五子课程》。向阳桥中学传承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建立了《食育》课题,将三堂两程一操融入开发“春之盎 夏之扬 秋之望 冬之藏”形成了《四季课程》。
龙泉中学结合学校办学理念,构建了《和合》课程;柏合九年制学校传承传统草编文化,开设草编艺术课程《心怀感恩文化寻根草编传承》,让学生通过劳动参与到非遗草编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来……通过接近生活的课程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意识和习惯多方面引导和教育,培养他们强烈的劳动意识、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深入:知行合一加强劳动教育实践
龙泉驿区建立起各种劳动教育基地,让劳动教育成为“行动、情动、心动”的有效体验教育。全区学校都在校内开辟了“开心农场”,在劳动教育中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
青龙湖小学因地制宜建起大大小小的生态种植养植园地和其他科学环保实验基地。分6大类,40个项目,以菜单形式呈现,师生自建自用。洪安小学建设10亩校内教育基地,开展自制肥皂、自制发酵水、堆肥实验、生态种植、废旧DIY制作等社团活动。茶店小学在校内开辟了5亩地,种植中药,并建设工作坊,以六大中药社团为核心,将学生种植的中药进行再加工。青台山小学在学校内开辟了8块地,让一年级学生从土地分配、拔草捡石、区域规划、种植方法、种植植物、收获分享全员全程参与,让孩子们在青青园体悟生命的魅力。
该区还建立校外学生教育基地,每年3-4月和9-10月都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各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劳动研学实践活动,享受劳动的快乐,看见自己的成长。
跨度:劳动评价制度形成教育动力
龙泉驿区创新实施劳动评价系统,建立了学生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劳动强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的内容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如青龙湖小学以生态公司、生态银行、环保银行、生态超市、生态币等为载体,构建校内“小社会”,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生活、职业体验、就业创业体验获得生态币,学生劳动实践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洪安小学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关注过程性评价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探索“生态币”统领下“品格币(常规行为、品格)”“智慧币(学习)” “环保币(环保)”“健康币〈体锻)”“劳动币(个人、教室、公区卫生清洁)”积分兑换。多元评价策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激发自信,形成自我教育的动力。
下一步,该区将开展劳动教育实验校创建活动,开展“劳动小能手”“劳动小标兵”评选活动,以融入、融和和融创为抓手,实施全员、全程、全域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中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